日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民族团结创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固本 本固枝荣 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1-12 15:04:26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任 符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党的民族工作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回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各族人民在交流融合中,共同拓展中华民族生存空间,推动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但受制度与文化局限,社会公平、民族平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难以真正实现,特别是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践踏下,各族人民饱受苦难。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为己任,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直到新中国建立,才真正打破封建等级制度、一改积贫积弱苦难形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内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走出传统聚居地,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多个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各民族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区域差距和民族差距迅速缩小,一些少数民族也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车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同胞团结奋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无论古今中外,文化认同都是一个国家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前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增进文化认同的基本途径。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风雨,在融合、创新、发展中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宝贵财富,也是点亮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芒。历史在前进,各民族文化也在前进中扬弃、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历经岁月锤炼,承载着时代活力、文明进步和发展希冀。认同中华文化,就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的认同,是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对整个中华文化的热爱之中,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主干相衔接、主流相融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准确把握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将本民族发展与全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本固枝荣,虚空中无法播种,更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沃土壤中,各民族精神文化之魂才能绚烂绽放,各族人民才能收获幸福的生活。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实施了大量支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民众素质,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全局观念、战略视野、长远规划、高强度的社会组织动员、精准有效的资源调动等,是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条件。新时代,要培育内生发展动力,迈进新的现代化征程,不断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快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科学精神、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发展能力,继续团结奋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齐心聚力、锐意奋进。

来源:内蒙古日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东街29号 电话: 0482-3999009 传真: 0482-3999029 Email: xamzfgjj@163.com

兴安盟住房公积金中心主办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真彩32位浏览

Copyright 2015 www.xamzfgjj.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00050 蒙ICP备2021000834号-1

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