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民族团结创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TA们这样论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1-04 15:07:04

学习推广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盟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赛音朝克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
  一、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语言文字发展客观规律
  文字发展历经原始文字、古典文字和字母文字几个发展时期,最终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字体系和语言体系。这些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也在不断地进行融合、简化。比如,中国汉字就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的简化过程。即使原本已经很简化的拉丁字母文字,也经历了从大写到小写的简化过程。
  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交往日增,汉语成为全世界覆盖面最广、包容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全球语言文化共同体之一。因此,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各民族同胞加强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也是学习现代文化科技知识,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积极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合宪法精神,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都对中国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因此,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推广使用工作。一要做好政策宣传阐释,澄清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误区,做到解疑释惑、消除顾虑。二要用好社科普及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三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学术成果,为谱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新篇章贡献社科力量!
 
 

坚持文化育人、旅游富民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斯钦都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对几千年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明确了主题主线。
  近年来,我们围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六个相互”“八个坚持”等主题,认真开展民族文艺演出和文艺精品创作、红色和草原旅游、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体育赛事活动等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和民族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
  一是打造“一馆十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重点打造“红色兴安”旅游品牌,推进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二是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现代草原旅游。挖掘游牧文化,全力打造“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三是开展惠民演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唱响民族团结歌曲,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弘扬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精神。四是做好非遗传承,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我盟文化品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五是加强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加快推进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加强对重点题材艺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推出一批、储备一批舞台精品。六是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在打造摔跤、赛马等我盟优势体育项目的同时,推动各种体育项目的普及与推广。
  今后,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体育系统优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共筑中华民族之魂、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

 
乌兰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颖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强化学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凝聚思想共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全市做好民族工作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是抓实理论学习宣讲。依托“三会一课”、学习讲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采取“线下+线上”“个人自学+专家辅导”“经典诵读+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以及“新时代讲习团”“草原学习轻骑兵”队伍,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讲堂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讲,引领广大群众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的学习理解。
  二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宣传,凝聚起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通过市级媒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好全市各族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团结奋进的感人故事,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是着力凝聚思想共识。在各中小学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在国旗下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推进文明内蒙古建设“十大行动”,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继续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四是守牢意识形态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研判处置,掌握网上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三级网格队伍建设,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坚决同各种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坚定维护我市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力维护民族团结进步

 
扎赉特旗委常委、宣传部长  成明丽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等方面,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党长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揭示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规律,昭示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进方向,承载着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精心做好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智慧。这些宝贵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和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学习认识其中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用好这些宝贵经验,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的水平。
  二、强化宣传舆论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坚定坚决地落实好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用好“草原学习轻骑兵”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常态化宣讲,确保身边少数民族同胞认识到位、工作效果到位,共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二是强化正面宣传引导以正视听。着力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两微一端”宣传主阵地作用,及时转载转发国家和自治区级新闻媒体上发表的相关重要理论阐释文章,制作网上理论宣传产品,深入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舆论信息的到达率和阅读率。
  三是加强舆情管控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社会舆情管控责任,在抓好正面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格员、网评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及时发现处置负面舆情信息。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



凝心聚力建设各民族
共有的精神家园

 
突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宁海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思考,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夯实理论基础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打牢思想文化基础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及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针落到实处,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牢共同体认同的舆论基础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象征。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边疆稳定常筑长固,确保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扛起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使命责任

  
科右中旗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党组成员  王秀华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提出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深受教育启发,为做好民族团结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融入思想中,转化到行动上,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深化宣传引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工作。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作为宣传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各类学习阵地,切实推进蒙汉双语权威政策解读。二是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感人事迹,推动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三是要扎牢文化纽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编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将典型工作经验有机融入文艺演出创作,以文载道激发活力。四是要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四力”教育实践,提高全战线干部本领能力,增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宣传工作落实到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边疆稳定常筑长固。
 




声  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兴安日报》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东街29号 电话: 0482-3999009 传真: 0482-3999029 Email: xamzfgjj@163.com

兴安盟住房公积金中心主办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真彩32位浏览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1000834号-1

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08号